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辩践悟 | 贯彻十九大专题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十九大报告着力强调“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突破爆发的历史交汇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客观要求也日趋迫切。以数字技术为代表创新多领域、群体性加速突破,实体经济利用数字经济广度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发展大幕开启。
思
思辩
践悟
何为数字经济?
从技术经济范式看,科技产业革命特别是关键技术创新将深入影响宏微观经济结构、组织形态、运行模式,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社会格局。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经济技术范式向数字经济创新应用推动的数字经济范式转变。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根据《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科技与其他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过程中,改变了社会互动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数字经济超越了产业部门的范围。20世纪60、70年代以来,ICT飞速进步促使ICT产业崛起为经济中创新活跃、成长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应充分认识到ICT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开辟经济增长的新空间,这种ICT的深入融合应用全面改造经济面貌,塑造整个新经济形态,不应将数字经济只看作是一个新兴产业部门。ICT具有的基础性、广泛性、外溢性、互补性,将带来经济社会新一轮阶跃式发展和变迁,引发基础设施、关键投入、主导产业、管理方式、国家调节体制等经济社会方式变革。
辩
思辩
践悟
数字经济的核心要义
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资源。每一次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必然催生新的生产要素。如农业经济时代以劳动力和土地、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本和技术为新的生产要素一样,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数据爆发式增长。数据每年增长50%,每两年翻一番。迅猛增长的数据已成为社会基础性战略资源,蕴藏巨大潜力和能量。
数字技术产业基础性先导作用凸显。每一次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展开过程中,总有一些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率先兴起、创新活跃、发展迅速、外溢作用显著,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交通运输产业和电力电气产业成为前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基础先导产业部门类似,数字技术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驱动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产业融合是推动发展的主引擎。一方面,数字经济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不断从消费向生产,从线上向线下拓展,催生O2O、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提升消费体验和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新技术带来的全要素效率提升,加快改造传统动能,推动旧动能接续转换。传统产业利用数字经济带来的产出增长,构成数字经济的主要部分,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多元共治成为核心治理方式。平台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基本单元,对平台之上的各类经济问题,平台有治理责任和义务,也有治理优势。将平台纳入治理体系,赋予其一定的治理职责,并明确其责任边界,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数字经济时代,激发用户和消费者参与治理的能动性,形成遍布全网的市场化内生治理方式,可有效应对数字经济中分散化海量化的治理问题。
践
思辩
践悟
数字经济规模有多大?
数字经济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表明,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18.9%,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达到30.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9.9%。中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优化。一方面,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在GDP中的占比始终维持在7%左右水平,增长态势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大体相似。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内部结构持续软化。2008年至今,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持续下降,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增速迅猛,在数字经济基础部分中占比显著提升。
融合部分成为数字经济增长主要引擎。2005年至2016年,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由49%提升至77%,占GDP比重由7%提升至23.4%。在2016年的数字经济总量中,数字经济基础部分的规模为5.2万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为 6.9%;而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为 17.4万亿元,同比增长22.4%,融合部分占比高达77.2%,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8.2%。
悟
思辩
践悟
推进的思考
发展基础要强化。信息通信网络和技术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要构筑坚实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宽带提速降费,面向各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强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部署和应用,夯实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要打造国际领先的大数据开发与应用能力。加强大数据标准顶层设计,推进标准化的政务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融合创新要深化。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产业融合的主战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深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坚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要以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为目标,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制造业“双创”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国际空间要拓展。要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技术产业创新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各方深化数字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主动引导跨境电商、业务开放、数据流动等国际新规则。广泛参与数字经济国际治理,推广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在联合国框架下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加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数字经济治理合作。
治理能力要提升。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创新健康发展的环境。积极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数字经济发展等配套立法研究,夯实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研究建立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监督、评估机制。
发展保障要增强。要完善信用和产权体系,建立覆盖数字经济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作用。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可控水平。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及重要应用的支持。要加强数字经济风险防控,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处置体系,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相关链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3年开始数字经济相关研究。先后发布《中国信息经济白皮书2015》、《中国信息经济白皮书2016》、《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17》等。作为牵头执笔单位,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发布《信息经济崛起: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信息经济崛起:区域发展模式、路径与动力》、《信息经济崛起:“物联网+”时代产业转型路径、模式与趋势》。
作者简介
孙克,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信息消费等。联系方式:sunke@caict.ac.cn。
校 审 | 陈 力、 凌 霄
编 辑 | 陆 廷
推荐阅读
聚焦大数据安全,为国家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 贯彻十九大专题
好文章,快分享,一起涨姿势~